主要内容

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建模

此示例介绍了 5G NR (New Radio) 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(DCI) 处理。从随机 DCI 消息开始,它对消息编码进行建模,然后在发送端进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(PDCCH) 处理。相应的接收机组件将恢复发送的控制信息元素。

系统参数

为 UE 特定的搜索空间设置参数。

rng(211);           % Set RNG state for repeatability

nID = 23;           % pdcch-DMRS-ScramblingID
rnti = 100;         % C-RNTI for PDCCH in a UE-specific search space
K = 64;             % Number of DCI message bits
E = 288;            % Number of bits for PDCCH resources

DCI 编码

基于下行链路格式的 DCI 消息比特使用 nrDCIEncode 函数进行编码,该函数包括 CRC 附加、极化编码和码率匹配等阶段。

dciBits = randi([0 1],K,1,'int8');
dciCW = nrDCIEncode(dciBits,rnti,E);

PDCCH 符号生成

经编码的 DCI 比特(码字)使用 nrPDCCH 函数映射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(PDCCH),该函数生成加扰的 QPSK 调制符号。加扰会考虑用户特定的参数。

sym = nrPDCCH(dciCW,nID,rnti);

对于 NR,PDCCH 符号随后会被映射到 OFDM 网格的资源元素,该网格还具有 PDSCH、PBCH 和其他参考信号元素。此后,将进行 OFDM 调制并通过信道进行发送。为简单起见,接下来,我们直接通过 AWGN 信道传递 PDCCH 符号。

下面的原理图展示了 DCI 处理示例中使用的组件。

信道

PDCCH 符号通过具有指定信噪比的 AWGN 信道发送,同时考虑到了编码率和 QPSK 调制。

EbNo = 3;                       % in dB
bps = 2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% bits per symbol, 2 for QPSK
EsNo = EbNo + 10*log10(bps);
snrdB = EsNo + 10*log10(K/E);

rxSym = awgn(sym,snrdB,'measured');

PDCCH 解码

接收到的符号通过 nrPDCCHDecode 函数使用已知的用户特定参数和信道噪声方差进行解调。软输出是码字中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。

noiseVar = 10.^(-snrdB/10);     % assumes unit signal power
rxCW = nrPDCCHDecode(rxSym,nID,rnti,noiseVar);

DCI 解码

接收到的 PDCCH 码字的实例随后将通过 nrDCIDecode 函数进行解码。这包括码率恢复、极化解码和 CRC 解码阶段,旨在恢复发送的信息比特。

listLen = 8;                    % polar decoding list length
[decDCIBits,mask] = nrDCIDecode(rxCW,K,listLen,rnti);

isequal(mask,0)
ans = logical
   1

isequal(decDCIBits,dciBits)
ans = logical
   1

对于已知的接收方,C-RNTI 信息有助于解码。输出掩码值为 0 表示发送中没有错误。对于所选的系统参数,经解码的信息与发送的信息比特相匹配。

另请参阅

函数

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