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内容

PEM 电解系统

此示例展示如何使用自定义 Simscape™ 模块对质子交换膜 (PEM) 水电解槽进行建模。PEM 电解槽消耗电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。该自定义模块代表膜电极组件 (MEA),并连接到一个热液体网络和两个独立的湿空气网络:热液体网络对供水进行建模,阳极湿空气网络对氧气流进行建模,阴极湿空气网络对氢气流进行建模。

循环泵向电解槽的阳极侧提供连续水流。消耗的水从热液体网络中排出,多余的水进入再循环。阳极产生的氧气被多余的水流带走;这一过程由阳极湿空气网络单独建模。分离槽对氧气排出之前回流中水和氧气的平衡进行建模。供给泵向系统补充新水。

在阴极侧产生的氢气以及通过 MEA 输送的任何水都由阴极湿空气网络进行建模。除湿器从氢气中去除不需要的水蒸气。与阳极的大气压相比,压力调节阀在阴极处保持 3 MPa 的压力。由于液压的作用,MEA 两侧的压差导致了水的输送,这有助于抵消电渗透阻力,减少阴极侧的水量。

与燃料电池电堆不同,该系统不需要单独的冷却网络。电解槽散发的热量被多余的水带走,然后通过热交换器排出到环境中。通过循环水的控制,电解槽内的温度保持在 80 摄氏度。

自定义 MEA 模块在 Simscape 代码 Electrolyzer.ssc 中实现。热液体端口 H2O 用于将热液体网络中的水排出。产生的 H2 和 O2 以及输送的 H2O 通过 Controlled Trace Gas Source (MA) 和 Controlled Moisture Source (MA) 模块添加到两个湿空气网络中。多余的热量通过热端口 H 排出到连接的 Thermal Mass 模块。有关该实现的更多详细信息,请参阅代码中的注释。

另请参阅 PEM 燃料电池系统示例。

参考文献:

Liso, Vincenzo, et al."Modelling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 cell at differe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."Energies 11.12 (2018):3273.

Mo, Jingke, et al."Thin liquid/gas diffusion layers for high-efficiency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water splitting."Applied Energy 177 (2016):817-822.

模型

阳极流体通道子系统

阴极气体通道子系统

除湿器子系统

供电子系统

热交换器子系统

氢气输出子系统

再循环子系统

分离槽子系统

供水子系统

来自示波器的仿真结果

来自 Simscape 记录的仿真结果

下图显示了电堆中单个电池的电流-电压 (i-v) 曲线和功耗。随着电流逐渐增大,由于电极活化损耗,电压有一个初始升高,随后由于欧姆电阻,电压逐渐升高。电流密度为 2 A/cm^2 时,电池电压约为 1.71 V。

下图显示了电解槽消耗的电力。由于各种损耗,该电力消耗大于产生氢气所需的功率。差值就是散失的热量。

下图还显示了电解槽的热效率,它表示基于氢气的热值确定的用于产生氢气的电力所占的比例。该电解槽在电流密度为 2 A/cm^2 时的热效率约为 87%。

下图显示了氢气的产生流量、阳极消耗水的流量,以及由于扩散、电渗透阻力和液压压差而输送到阴极的水的流量。因此,需要一个除湿步骤才能产生所需纯度的氢气。

下图还显示了产生的氢气的总质量和基于其较高热值的等效能量。这提供了一个指标,表明如果使用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产生电力,能提供多少能量。

另请参阅

主题